讓自我與世界和解的可能──讀《美國人:一種跨文化的分析比較》

雖然臺灣普遍有著「親美」的傾向,但對於真正的美國人,我們實際上瞭解多少呢?

讓正統的英國人告訴你,乾杯的「cheers」該怎麼說?

雖然美國人跟英國人的飲酒風俗與習慣不同,但近百年來兩國人在舉杯敬酒時都會說cheers

如何扭曲科學真實,且在市場兜售懷疑──讀《販賣懷疑的人》

為什麼有些科學家會脫離科學群體,扭曲同儕的研究成果?為什麼新聞媒體會樂於傳播「懷疑」?

古巴革命從在地發起,繼之進軍全球、襲捲美國

如同巴西與其他佳勒比海島國,現代的古巴根源於征服、奴隸,以及反奴隸的起義叛亂。

憑空消失的人們與盤旋不已的悲傷──讀《大宅》

牽動起《大宅》所有角色的人生際遇,並引起波瀾的,是來自一張古董桌。

轉呀轉呀,生有時死有時──讀《第五號屠宰場》

馮內果以黑色幽默文風聞名,將慘無人道的戰爭用有趣的喜劇包裝給讀者。

人們對跨種族之間的性、婚姻及種族融合的恐懼

1960年代,哈波.李的《梅岡城故事》這部得獎作品成為暢銷書。

希望無限的「美國夢」,未來還存在嗎?

美國夢的確是有個固定畫面的,雖然每個時代略有不同。

自我啟蒙的序曲──讀《華氏451度》

科幻小說《華氏451度》打造出一個對抗娛樂工業的反烏托邦式經典角色。

梅岡城中,小女孩的「守望者」到哪兒去了?

她從皮夾拿出兩塊錢:一塊錢是慣例,一塊錢則是感謝他昨晚助她脫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