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光記憶──川本三郎、陳雨航、傅月庵,關於書、電影與記憶的午後閒話

日本知名書評、影評家川本三郎趁來臺旅行之便,與臺灣兩位「資深讀者」陳雨航與傅月庵初見歡。

出版種類愈來愈狹窄,社會美感仍有待加強──兩位編輯對當下香港的出版觀察

時代變遷,電腦及互聯網出現令編輯、設計及印刷一本書變輕鬆了。可是出版生態也有跟著變好嗎?

《格里弗遊記》是被誤譯的經典名著?關於這本書,譯者沒告訴你的事

如果認為「只要精通兩種語言,即可勝任翻譯的工作」,那就誤會大了!

編輯為什麼是作者的靈魂伴侶?──從書籍到市場,一位稱職編輯應該做的事

每位作者內心有最重要的一件事,有種熱情在當中。編輯的工作就是閱讀它。

是書店的煞星,還是作家的救星?──亞馬遜書店的興起究竟是好是壞

亞馬遜究竟是壟斷市場的惡霸、小型企業推手、雜貨店……還是閱讀倡導者?

編輯到底在做什麼?──專訪香港CUP媒體執行總編陶培康

編輯要從讀者角度去看,為什麼我要看這本書。用什麼角度、語氣、方式展現這本書,令讀者接受。

插畫中的亞瑟王傳奇(一):夏洛特姑娘與她未竟的愛戀

「不願被愛羈絆,因為愛必須發自內心,而不是因外在的拘束。」

表音和表意文字哪個比較優越?答案比你想的更複雜──《文字的秘密》

「沒有文字就沒有歷史。在所有文明中,抄寫員都是文化的傳遞者,也是最早的史學家。」